淨零•永續•綠生活

顧問 謝章智

全球平均地表溫度演變。圖片來源:https://www.ipcc.ch/sr15/graphics/

近20年來,隨著全球社會急速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進步與環境之間的拉扯,面對愈來愈嚴重的極端氣候、新型疫病的傳染、大自然環境的破壞與天然資源不斷的消耗,從聯合國相關組織,如:IPCC等科學研究機構所得到的大數據也證實了全球暖化的速度正在直線上升,面對這嚴峻的課題,世界各國無論是政府或是民間各界,都在尋找解決這個問題的方針,聯合國更是於2015年發佈了「2030年永續發展方針」(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擬定了17項目標,呼籲世界各國共同努力達成目標,向地球永續發展邁進。

聯合國永續發展17項目標。圖片來源:https://sdgs.un.org/goals

氣候變遷加劇所造成的種種影響,已經是國際上高度重視的議題,也透過科學種種驗證發現,溫室氣體的排放是構成全球暖化最大的主因,所以世界各國陸陸續續也提出了「2050淨零排放」的宣言與方針;臺灣早在30年前就開始倡議環保議題,陸陸續續也累積了不少優異的成績,雖然因為政治上種種因素,導致無法加入聯合國分享「臺灣經驗」,但政府也不落人後的在2022年正式提出了「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循著國際目標路徑,針對能源、產業、生活轉型等制定了更全面的指引與方針,政府各部會也為此全面布局,宣告臺灣邁向全民綠生活行動正式啟動。

上排:環保標章、節能標章、省水標章、減碳標章,下排:綠建材標章、綠建築標章。圖片來源:各政府機關網站

到底什麼是全民綠生活?科學家們透過大數據發現,目前造成全球暖化的溫室氣體中佔影響力最高的是二氧化碳,於是各國將「減碳」列為了重要目標。在我們的生活中除了隨手關燈、資源回收…等,還能做些什麼能夠更符合綠生活呢?當然,減少所有的活動是最顯著的,但現實上是矛盾的,在影響生活最低限度上,又如何做到呢?政府早在1992年開始推動了環保標章、節能標章、省水標章、綠建材標章、綠建築標章及減碳標章等等認證制度,有效地幫助民眾輕鬆簡單的選擇對環境相對友善的各類產品,只要在消費的時候多留意,購買有標章的產品,基本上就已經踏上了綠生活的腳步;在生活習慣上,例如自備環保餐具、環保杯等可重複利用的器具、使用電子形式取代紙張、增加通風與採光,甚至太陽能或風力等綠電的引入使用,都可以有效的做到減廢減耗,就會減少因需求所產生製程的碳排放,多使用公共運輸,減少油車改用電動車,降低運輸所產生的碳排,從食、衣、住、行、育、樂、購等小細節調整生活習慣;改變原本購買私有物品的觀念,改行購買使用的服務,將物品的使用率提升,如共享汽機車、電子產品租用…等服務,可達到降低物品的製造以及閒置的耗損,相對也減少製程所造成的碳排以及減廢;培養低碳與零浪費的餐飲習慣,調整採買食材習慣,優先攝取更低碳的營養源,多以蔬果營養替代肉類攝取等,大家都可以是綠生活達人。

202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第27次締約國會議剛剛落幕,議題中已有針對假設如果沒能達到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目標,各國及早研擬調適方案,臺灣雖然因為政治因數不屬於締約國,但這美麗的島嶼面對氣溫上升、降雨型態改變、極端天氣事件頻率升高、海平面上升等造成的疫病傳染可能性提高、水資源不穩定、洪患與土石流發生頻率升高、海岸線後退、生物多樣性減少等等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相對於土地廣大的國家實在沒有更多的時間與退路,我們政府也正努力積極地提出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的規則及滾動式調整,目前皆顯示都有不錯的成果,至於未來該如何調整適應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衝擊,仍需要靠你我共同努力,讓我們最堅強的軟實力「臺灣經驗」可以在世界發光。

文同步刊登於 美雜誌 春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