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文章分類checkbox
我在校園演講時,常會遇到老師詢問:即將畢業的年輕學子需要什麼學系背景才能投身永續領域,成為時下當紅的綠領人才?這個問題並不難,只要有心投入專業學習,不同背景都有機會參與這個跨領域的永續工作。不只是年輕人,具備多年工作經驗的職場老將,也能在積極學習之後,轉型進入這個需要跨域整合的領導職務。
我常常會聽到學員反應:「之前其實不敢上這種課程!」細問之下,往往是學習的成本偏高,讓還沒有知識基礎的新手望之卻步。永續課程真的這麼難以親近嗎?
透過酷玩樂團的星際漫遊世界循環演唱會及減碳聲明,我們可以發現許多亮點也可以學習到許多永續的知識與作法,同時可對應到企業的對策以及行動方案。
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中華企業評價學會、東吳大學會計學系在15日共同主辦「2023企業與無形資產評價論壇-ESG契機下, 臺灣股權基金的現況與前瞻」,邀請產官學研專家,針對在環境、社會、治理(ESG)契機下,台灣私募股權基金(PE)的現況和未來發展進行討論。 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王怡心指出,過去永續揭露是選項,現在永續揭露則躍升為顯學。從第S1號「永續相關財務資訊揭露之一般規定」到第S2號「氣候相關揭露」,以及未來對生物多樣性討論之準則發展到日後發布的準則。
掌握溫室氣體排放源排放量是推動溫室氣體減量的基礎,環境部今天(14日)將「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登錄管理辦法」,修正為「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登錄及查驗管理辦法」,以精進溫室氣體排放源排放量盤查查驗管理工作,預計明年元旦上路。 環境部表示,修正條文計17條,除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清冊及盤查報告書完成登錄期限調整為每年4月30日,查驗作業調整為不得連續6年由同一主導查驗員執行,也增加保密條款,對盤查登錄及查驗相關資料中涉及事業營業秘密及個人隱私等資訊予以保密。
環境部今(14)日公告修正「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登錄及查驗管理辦法」,自明年起,排碳大戶辦理碳盤查,改採盤查、查驗分流辦理,應在4月底前登錄盤查資料、10月底前上傳第三方查驗結果,並新增保密條款,保護企業營業秘密。 此次修正有兩大好處,首先可減少查驗機構因量能不夠而塞車情況,其次也能夠讓環境部儘早掌握企業排碳。 碳盤查是減碳的基本功,環境部已公告第一批、第二批強制碳盤查登錄對象,共約500家排碳或用電大戶,原先規定這些企業應在每年8月31日前上傳排放清冊、盤查報告、查驗資料等,明年起改採分流辦理。
自然之母說,讓我們切入正題吧,並開始詢問蘋果2020年承諾在2030要達到全產品零碳足跡,剛才那位「梭羅」曾說我們有機會建構一個更永續的未來,但這已經是我今天第三場企業責任會議,「誰先來讓我失望吧?」
Apple 今日在全新 Apple Watch 系列中推出首批碳中和產品。歸功於設計和綠能創新,每只碳中和 Apple Watch 的碳排量都大幅減少了 75% 以上1。這是 Apple 邁向 Apple 2030 遠大氣候目標的里程碑式進展,該目標力圖在 2030 年前讓所有產品實現碳中和,包括全球整體供應鏈與每部 Apple 裝置的使用生命週期。
近20年來,隨著全球社會急速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進步與環境之間的拉扯,面對愈來愈嚴重的極端氣候、新型疫病的傳染、大自然環境的破壞與天然資源不斷的消耗,從聯合國相關組織,如:IPCC等科學研究機構所得到的大數據也證實了全球暖化的速度正在直線上升,面對這嚴峻的課題,世界各國無論是政府或是民間各界,都在尋找解決這個問題的方針,聯合國更是於2015年發佈了「2030年永續發展方針」(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擬定了17項目標,呼籲世界各國共同努力達成目標,向地球永續發展邁進。
我所接觸到的中小企業主,對於超前心知識的接受度,有時候會因為擔心可能增加成本,而自我限制不想觸碰一些新議題,即使是目前國際相當重視的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有時候在幕僚人員擔心額外增加工作量,而向企業主呈報時提供消極資訊,讓企業的轉型發展在關鍵時期落後。
「永續概念」對當代企業已經是公司治理的普遍核心理念,對於這時勢所趨,公司經營階層對如何參與難免有些焦慮—–先進者思考如何能對地球貢獻更多心力、如何持續加強作為;新進者則是對於ESG如此跨領域的綜合知識摸不著頭緒,不知道該如何啟動第一步。特別是與碳相關碳排放、碳減量等國際重視的議題如何正確執行,是普遍的關注焦點。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建築已不僅僅是一個提供遮風避雨的基本居所,經過各種考驗與災害的洗禮,它已逐漸演變成必須擁有各種機能的空間載體。從耐震、防火到逃生避難等性能要求,建築業正邁向怎樣的未來?尤其今年開始,能明顯感受氣候與過去大不相同,極端的溫度和強降雨帶來直接和間接的災害,正在逐步擴大並影響我們的生活。然而氣候問題早已不再是新鮮話題,聯合國及國際科學家早已提出需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甚至主張回到工業革命前,才能確保地球可持續發展。